十年建筑遗产保护路的回顾与思考

  建筑文化是技术支撑下的观念表征,它让物质的形式肩承着一定时代的文化意义,建筑的风格、形式、结构不仅是建筑师、规划师创作的产物,也是社会发展综合变量的产物。1999年第20届北京世界建筑师大会通过的《北京宪章》、2008年第29届北京奥运会、2010年第41届世博会建筑等不仅反映了建筑文化的视觉盛宴,更见证了中国城市的当代变迁。时光以令人生畏的速度流逝,历史已经证明,自21世纪开始,中国建筑与文博界交叉并跨界,在理想与希望中刻意追求,彰显真理,走出了一条从文物到文化遗产的建筑遗产保护与发展之路。

  10年保护路引发更多思索

  过去的10年是中国城市化全面加速的10年,也是文化遗产面临严峻形势的10年,经济发展与文化遗存之间的矛盾异常激烈。而城市化浪潮是发展过程中的必经阶段,文化遗产保护应该依据时代的特点和内在的规律,持续不断地推进。

  原国家文物局局长、现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指出,过去的10年,关于文化遗产保护的理论推陈出新,各项法规和制度渐渐完善,涌现出许多带有标志性意义的事件;过去的10年,经历了从“文物保护”到“文化遗产保护”的历史性转型,更加注重保护的世代传承性和公众参与性,强调每一代人都有分享文化遗产的权利和将遗产传于后世的责任,强调遗产保护不仅是专业人员的职责,更应尊重并发挥民众的巨大力量。随着理论视野的扩大,出现了文化景观、动态遗产、大遗址保护、线性文化遗产、当代遗产、工业遗产、乡土建筑、文化空间、生态博物馆与社区博物馆等一系列新名词和新实践。

  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建筑文化遗产,展现了中华民族建筑体系的独特性和完整性以及与世界其他民族文化交往所必然出现的多元性、技术的先进性和风格的独特性,承载着中国历史文化的记忆,跟随着中国社会转型的巨变,是无比珍贵、不可替代的文化遗产。为此,业界专家提出了相关倡议:

  第一,加大中国古代传统建筑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力度。结合并利用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的成果,形成中国古代建筑的外转档案,对具有较高历史、科学、艺术价值的优秀作品,应由各级人民政府立即划定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明确保护要求和环境控制要求,并与研究机构和出版机构密切配合,编撰高水平的建筑文化遗产保护图册及专着。

  第二,加强对中国近现代建筑的文化内涵和保护技术的研究。近现代建筑是中西文化交融、碰撞的产物,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同时,近现代建筑的结构与中国传统木构架体系的建筑结构有所不同,其保护维修技术更有自身的特殊性;注意搜集、整理具体建筑实例的历史事件或故事。

  第三,抓紧对我国当代建筑的调研工作。当代建筑60年历程,是历经挫折而走向民族文化复兴的关键阶段,其技术进步之迅猛,艺术风格之多变,项目规模之大,面临问题之复杂性,均超过了以往几千年的总和。因此,及时调研、及时保护其代表作和优秀作品,是总结经验、保护国家建筑安全、引领未来发展趋势的当务之急。

  第四,研究建立中国建筑文化遗产保护研究的专门协会,设立专项基金,动员更多的社会力量,支持中国建筑文化遗产保护这一长期、持续、系统的文化工程。

  第五,继续开展诸如“田野新考察”等旨在结合实例调查的研究工作,针对建筑文化遗产在艺术思想、科技进步以及其与周边环境的关系处理等问题,在建筑思潮方面发挥其对当代建筑活动的借鉴作用,在加强保护和研究的基础上,使之服务于社会、服务于未来等。

  建筑文化遗产要为城市化建设服务

  2011年12月8日~9日,在“纪念梁思成先生诞辰110周年学术论坛暨中国文物学会传统建筑园林委员会第十七届年会”上,众多专家结合中国建筑文化的世界地位和建筑文化的发展趋势,提出了很好的建议及观点。

  与会专家最终达成的共识是:重审朱启钤、梁思成、刘敦桢诸先生的从高处着眼、细致入手的开放又缜密的研究路线和方略,这对于当今开展有目的、专业化的文化建设同样意义深远。这里尤其要说明的是,之所以中国建筑文化要在中国文化中占有一席之地,因为它不仅是城市化发展的迫切需求,更是城市文化与建筑遗产研究与保护的传承及发展东方之路的需求。因此,由“纪念梁思成先生诞辰110周年”的研讨中,我们获得的文化启示正如两院院士吴良镛所言:“梁思成先生早在创办东北大学建筑系时就强调建筑文化,并不止一次地表达了中国文化建设的企盼,他本人不仅是旧文化的批判继承者,也是新文化探索的积极推动者。”所以,迎接中国文化的伟大复兴,不可能脱离建筑文化;中国文化要走向世界,更不能没有建筑学人的伟大抱负及其作品、思想的感召力。

  对于建筑设计上的文化传承和自主创新问题,笔者以为应从三个方面加以重视:

  (1)要培养中国建筑文化的公众修养。吴良镛教授从提高全社会的建筑理论修养上强调,中国有辉煌的建筑文化遗产,但理论“富矿”尚待发掘和提炼,要相信并承认中国建筑文化对于世界建筑文化的发展过程终将是大有作为的;对此,傅熹年院士也强调,中国建筑以木结构为主体,采取在平面上展开的院落式布置,并形成世界上独特的建筑体系。据此要改变“‘记录’是工程的附属成果”的观念,并建议使之纳入制度。

  (2)要拓展中国建筑文化的国际影响力。研究建筑文化即建筑与人的生存实践、生存经验及与自然的关系,寻找到可认同的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因素;必须大力推进观念创新、科学创新、展示方法创新、传播手段创新、保护和继承方式创新等。

  (3)要赋予中国建筑遗产的科学之思。文化地理学认为,研究文化必须考虑文化的空间分布、空间结构及空间演化等问题;文化地理学着眼于文化,尤其重视文化现象的扩散与变化,它从空间和时间的大侧面把握文化的动态特征,即历史及地理背景下的文化研究。

  翻阅中国建筑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10年(2002~2012年)的“史书”,作为践行者,我们在感动发展之快、倾听真挚声音之后,更要竖起值得坚守的可贵精神。而之所以要开展对21世纪前10年的中国建筑文化遗产的状态分析,旨在重育历史心境,用理想与现实叠加的设计方法,探寻有效的建筑遗产保护与传承的航向。据此我们认为,中国要培养一批独树一帜、有胆有识的建筑文化传承人,他们应该是创意设计者、文化研究与评论者以及传播媒体出版者等。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Next Post

2012木文化国际研讨会

周三 8 月 22 , 2012
2012 IWCS 2012木文化国际研讨会 中国 · 浙江 邀请函  尊敬 […]